Bye Github Pages, Hello Cloudflare Pages

因为想要创建一个新的站点,GitHub Pages每个账号又只支持一个静态网站的部署,遂迁移至传说中的赛博菩萨Cloudflare提供的服务,是以为记。 用GitHub Pages部署的站点想要删除,有两种方式,要么删除repository,要么把部署分支设置为None。不知道为什么我设置为None之后不能保存,所以只能删除repo。 第一步,在本地clone原repository,删除gh-pages.yml之后,提交至另外一个新创建的repository。 第二步,参考教程,在Cloudflare Pages页面连接GitHub,选择repository,设置分支为main,构建命令为hugo -b $CF_PAGES_URL,构建文件夹为public,点击Save and Deploy,就大功告成了。 太丝滑了罢! 05-30更新: 有一个问题是,每次构建之后,点开文章会跳转一个类似<hash>.<project>.pages.dev的地址,而不是<project>.pages.dev。从Perplexity的引用里找到这篇文章,并在评论里看到可以把构建命令改为hugo -b $CF_PAGES_URL --minify解决问题,更新一下试试。 失败了,重看一遍文章,发现还有一条是把$CF_PAGES_URL变量名写死成base URL,再试。 成功!

May 29, 2024

从看热闹到《時代如何轉了彎》

台湾大选已经过去快一个月,我也不再单纯看热闹,逐渐开始了解台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刚刚看完的这本《時代如何轉了彎》我愿称之为第一个里程碑,激动之下,遂有此文,胡言乱语,纯个人意见。 全书共讲述了十个故事,包含同婚法案,蔡英文执政准备,年金改革,产业转型,外交,国防,社会福利,能源转型,国家认同,文化力。看得我全程又笑又哭,看完只想感叹,蔡英文政府莫不是地表最强政务官团队(之一)?!超越时代的眼光,超强的执行力,超凡的勇气。尤其令我感动的是,所有政策一以贯之的原则,是坚持走对的路。无论阻力再大,只要是对的就要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成。书中也许多次提到,政策的反对声音随着事情的推进会逐渐消失,甚至从觉得政府做的不够好,到觉得政府做的不够快。 但同时我又陷入长考(必须说明一下这个词是从萧美琴那学来的,出自2024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公布記者會)。由于蔡英文政府推行的很多政策,在初期未能获得足够的基层共识,导致虽然民进党三次选赢总统、两次国会过半,但2018和2022两次地方选举都溃败。可以探讨的是,缺乏地方治理经验是否使得蔡英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没有过往的经验,反倒没有过去的束缚,就像一个最不像民进党的她使得整个党浴火重生。但同时也因为党内没有足够的处理地方政务的储备,导致政策推进脱离基层。这个感慨源自高雄市长陈其迈的采访:中央的政务官,多专注于个别领域,而地方首长,需要全盘把握。虽然民进党在今年的大选仍然保有一定席次的区域立委,但也像陈其迈所说,民意代表,和执政团队,大有不同。 我还没有认真追踪过九合一,对地方政治的了解基本为零,所以暂时看不太懂。不过不妨放一个猜测在这里,除了赖清德政府在政策面延续蔡英文路线,民进党接下来的方向之一会是培养地方人才,保住2026的九合一。 说回这本书和蔡英文政策。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小英哪里网罗来如此之多专业人士进入她的政务官团队啊!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一个好的领导人,必定会吸引来好的追随者。(没有要cue某个一人政党的意思谢谢)以及,先做事再揽才。领导者把立意和框架想明白搭清楚,必定能吸引来足够多的执行力足够高的人才。“建设理想国家”就是一个绝佳的示范。虽然蔡英文次次都表示,政策的成果是团队的成绩,但即便是同样的团队,如果没有她的领导力,我并不认为能有相同的成绩。 一定有很多人会说蔡英文运气好,确实这八年太多的外部推动力,无论像是能源转型这种全球趋势,还是供应链重组这种地缘政治,甚至反送中这种人为的纯纯(?的巧合,太多太多。但一次两次是运气,而持续八年,叫做眼光和视野,不然哪那么好每次都刚刚好接住?台商回流,绿色能源,天灾防堵,you name it。 工作中,有一些事情称之为“一号位”工程,意思是必须老板发话才能做起来。如果老板不说话,要么执行层畏首畏尾无限期搁置,要么就是主打一个糊弄。所以考验的是老板的眼光和魄力,判断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想尽办法也要搞定它。听起来,跟蔡英文做的事情,相似度极高。不同的是,老板一声令下员工绝大多数情况不得不从,但蔡英文总统要顾及的是庞大的执政团队,和两千三百万选民。幕僚不让说的,但该说还得说;选民不理解的,就解释到能理解;推进有阻碍的,总统照三餐关照(误。 当然其中不能忽视的,是跨世代的党公职和专业背景文官的支持。像是苏贞昌在同婚法案中所起的作用,和沈荣津这种有几十年经验的产业经济专家在产业转型上的支持。而当时间拉回2024的当下,民进党似乎又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如青壮世代选票的流失,这种断层,势必又会对政策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赖清德广泛延揽社会人才的招数是否有效,拭目以待。 全书最搞笑的段落,当属《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这个用来团结党内反对同婚声音的法案名称。 笑过哭过,至于这八年是不是地表最强,就交由历史和后人评说吧。

February 10, 2024

嗑对的人之萧美琴与蔡英文

台湾大选已经过去了十天,但感觉选完好像比选前更热闹。先是突然在推特首页刷出很多嗑萧美琴和蔡英文CP的推文,一眼看上去觉得有点hmmmm,结果没想到越嗑越好看,越嗑越投入,转眼已经嗑了一周。回想起来,最开始觉得事情不对劲(不是),是在YouTube上看到萧美琴提及蔡英文又是送她二手衣,又是借住还放户口在她家,连猫(蔡想想)都是萧美琴捡来送给蔡英文,但也没有太当回事。可是没想到上周很多推友进行了密集的考古,当各种小片段集中出现在时间线上,想忽略就很难了,尤其是萧美琴十多年前在社交平台的发文,让人不浮想联翩都难。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当然了,嗑CP是一方面(真的吗),嗑完还是好好了解了下她们的过去,然后并不意外的发现她们二位的经历颇为相似,都是年轻有为然后被党内高层征召,也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事外事工作,难怪会成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例如李登辉时期,蔡英文在1994至1998年担任陆委会咨询委员,而萧美琴也在1999及2000年担任同一职位(此时蔡英文担任国安会咨询委员,并起草了“两国论”)。此前,萧美琴在美国长期负责民进党国际事务,1997年起担任国际事务处主任,而蔡英文则在1986年就开始参与政府事务,特别是经贸谈判和大陆事务,是李登辉的重要幕僚。2000年民进党实现政党轮替,陈水扁当选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萧美琴回国担任总统府顾问及陈水扁的英文秘书,蔡英文以无党籍身份担任陆委会主委。 说到这里先暂停一下,萧美琴在选战期间的一场演讲中提到“民进党是给年轻人机会的政党”,我本很不以为意,以为只是说辞,但是了解过她自己的经历和阿扁揽蔡英文入政府之后,逐渐觉得这句话还真的不是大话,毕竟她自己和蔡英文都算是被民进党高层赏识并直接委以重任,蔡英文担任陆委会主委这么重要的职位时,甚至还没有入党。 此后萧美琴因为桃色新闻愤而辞职,选立委,退美国籍,并自2002年起开始担任侨选立委,后又选台北市立委。上个月蔡英文新书发布会上,萧美琴提及选台北市立委时,本想拉上蔡英文这个都市事业型女士一起扫街,以为是个高招,结果没想到彼时的蔡英文还“很清纯,涉世未深”,安安静静站在旁边,还需要萧美琴替她做自我介绍和拜票:“这是陆委会主委,她来拜托大家……”。说起来那会i人蔡英文可能才刚入党(9月入党,12月选举)?妈耶好好嗑(住手。这样我好奇的是,蔡英文同年也当选不分区立委,那她是怎么选上的?还是说不分区只要政党票够就行,不需要自己拜票? 2006和2007年,萧美琴因为“中国琴”事件输了党内初选,没能继续选立委,而此时的蔡英文进入内阁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后因为苏贞昌总辞而辞去公职,并接任一自家家族投资企业的董事长职位。一开始了解到这里吓一跳,蔡英文本人竟然是个实打实的富家千金,震惊。不仅如此,在接任党主席之前,蔡英文还是国民党和民进党都想要拉拢的对象。2008年马英九甚至考虑提名蔡英文作为副总统人选,以吸引民进党选票,但用脚想也不可能实现,毕竟他们在是独是统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根本的理念差异。后来在马英九上任之际,蔡英文在民进党几近崩盘的情况下当选党主席。接着就是,萧美琴成为了她的特别助理。特。别。助。理。(嗑起来!(住手。当然玩笑归玩笑,这个助理职位更像是义工,也给了萧美琴更多的蛰伏时间。 2009和2010年,蔡英文带着民进党开始在选举中获胜,提出十年政纲,与马英九公开辩论两岸关系,连任党主席,败选新北市长。同期萧美琴受征召参加国民党铁票仓花莲的立委补选并败选。据她们自己讲,当时民进党内都觉得应该要让萧美琴去花莲选,但是没有人敢跟她说,因为这件事实在太过艰苦,最后还是党主席蔡英文出面告诉萧美琴,总是有人要牺牲(那就牺牲你罢?天了噜!当然,对于CP党来说最重要的还有她带着萧美琴访问日本和在选新北市长期间借住并把户口放在萧美琴家(正经脸。 至此,可以说是两个人政治生涯第一阶段告一段落,第二阶由于更广为人知就先随便说说,以后再详细展开。 2010年到2020年,用萧美琴自己的话说,她把青春嫁给花莲。搞了十几年外交,突然就去基层当村姑,一当就是十年。2010年花莲立委补选败选,开始深耕,2012年退居二线辅选,最后当选不分区立委,2016年终于当选花莲区域立委,创造历史。可惜的是2020年,以七千多票的差距败选,无法连任。她在采访中不假思索的说出56485票这个数字,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作为观众的我很明显的感觉到,讲到外交她的口吻通常都是很官方很谨慎,但是一提到花莲,整个人就变得像猫一样软绵绵。她在花莲的政绩待我仔细研究过后再来总结,不过现在确实是,不知道该说花莲乡亲没有好好珍惜萧美琴,还是该说谢谢她们放过萧美琴,这才有萧大使和萧副总统。 2012年蔡英文第一次参选总统,几乎是在一片混乱中(?高票败选。但现在看来,我会觉得比胜负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蔡英文和萧美琴都已经不是当初在立法会里高声辩论的毛小孩,一边是“最具风度”的败选演讲,一边是面对败选的镇定。2016年,蔡英文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台湾第14任总统,并在2020年以史上最高票数连任。不久萧美琴被任命为驻美大使,也开启了台湾外交的新篇章。 2023年底,萧美琴参加完APEC返回台湾,辞任驻美大使,接受副总统提名。2024年1月13日赖清德与萧美琴当选第16任总统与副总统,打破连任记录,并将于5月20日宣誓就职。 以上。

January 22, 2024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一些大实话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之,没想到本小透明也有机会见识行业的一个周期。2017年,当时一波深度学习的浪潮已接近尾声,我加入了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语义理解”组,开启了NLP行业的打酱油工作。时至今日,我做过2B也做过2C,分析过百万千万用户行为,直面过客户霸霸,标过数据写过需求文档画过原型图,也拖垮过数据库写过内存泄漏,总而言之除了炼丹几乎没有我没有接触过的岗位。(2023了,还有炼丹这个说法吗?)巧合的是,在ChatGPT横空出世两天前,我入职了一家新公司,最近马上入职一周年,回想起来这一年绝大部分时间GPT老师都在头顶阴魂不散,这两天OpenAI的drama又不断发酵,我感到十分有必要写一写这几年的一些见闻,也算是总结一下所谓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 人工智能表演艺术家 2017年10月,阿里达摩院成立,号称要做基础研究。彼时老板吃饭时说笑:本行业有种人,叫做“人工智能表演艺术家”,比如我,只负责动动嘴皮子,真正干活的是你们。(disclaimer: not that 达摩院 is only 人工智能表演艺术家)当时只当是说笑,但近一年对这句话有了极其深刻的体会。因为在学校里都是跟研究人员打交道,在之前五六年的工作中都是跟研发打交道,以至于创造了一个bubble,默认很多规矩大家都懂不必多说,直到近一年被ChatGPT引发的PR海啸,叠加非科技行业出身的业务需求方的重捶,给我拍死在舒适区。一句话总结下来: 商业世界里只有极少数人能理解系统运行的原理,绝大部分人完全依赖于人工智能表演艺术家来想象这个系统。 然而,所谓科技行业一个常见的操作是,前者给后者当乙方,无论是前者做出来的2B产品以后者作为目标客户,还是公司内部后者作为前者的需求方。于是,人工智能表演艺术家就有了存在的意义:作为前者的代表直接服务于后者,也作为中间的缓冲层,调节二者的矛盾。 在“传统机器学习”的范畴里,问题是容易解决的,因为所谓模型大体都是数学公式,可解释性是确定的,无非就是如何讲的更通俗易懂,努努力是可以掰扯清楚的。后来有了深度学习,可解释性变差了,麻烦也大部分都转移到了数据规则的制定,但“大力出奇迹”具有普适性,复杂度倒也可以接受。直到所谓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特别是GPT3.5披着ChatGPT的皮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突然涌现(pun intended)了大批不合格的人工智能表演艺术家,靠一些玩具式的demo“骗”到了绝大多数不理解系统的非AI领域从业者,甚至搞出AI威胁论,这就扯淡了。 示例演示 vs 概念验证 vs 大规模生产 曾经打酱油一段时间数据工程的酱油,彼时的老板曾教导,数据相关的工作,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数据量大小,处理1G数据和处理1T数据是完全不同的思路。类似的,“智能”相关的项目,做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和上线生产环境是两码事,生产环境有十万数据和有千万数据更是不能相提并论。简单来讲,概念验证阶段验证的都是头部场景,只要方案稍加设计一般都不会有大问题,或者永远可以说,上线之后继续调优。日活几千的时候,每天的日志一个运营人力加加油都能人工处理完,发布可以随时无脑梭哈,做好备份有问题随时回滚就行,只要不是交易系统一般也没啥太大影响。日活千万甚至过亿的时候,任何一个小改动都要盯紧指标,灰度发布A/B测试统统安排上,稍有不慎就得记一个事故。至于示例演示,come on那也就发布会showcase吸引眼球专用罢了,能说明什么问题? 然而,在不合格的人工智能表演艺术家及其拥趸那里,这些区别是不存在的,只要有一个演示就代表一切就绪可以上无脑上生产。劝是劝不动的,要么随他意无脑上,风险自己担,要么还是换个合作方罢。只怕事要干锅还要背,就有苦说不出了。 规则 vs 模型 当年深度学习刚兴起的时候,一众创业公司炼丹炼的热火朝天,一看数据只想灵魂拷问:这些玩意儿写个规则分分钟完事准确率还高,何苦?刚入行的年轻人,面对眼花缭乱的新模型,个个都想试,试完都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只可惜在老司机的淫威之下,没办法被按头要求写规则,写很多很多的规则。直到年轻人后来也成了老司机,终于明白,模型算什么东西,还是规则最香。冷启动的时候,接到新业务需求的时候,没有历史数据,训练数据从何谈起?上线之后出问题了,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等模型重新训练好吗,会不会为了修一个bug写出另外十个bug?被业务方拷问,为什么我同样的输入得到了不同的输出,又或者为什么我同样的输入得到了同样的输出,怎么回答?不是有廿年经验的老司机哪能想到这些事。 到了生成式的年代,问题更多了。怎么确保LLM只生成某个垂直领域的答案?怎么确保答案的一致性?没有被灵魂拷问过的算法研究员不是好正则表达式工程师。 模型 vs 工程 vs 产品 机器学习领域一个经典的数字是,在一个机器学习项目中,模型本身的工作量占比仅为30%。不过要我说,一个上点规模的项目,实际占比可能10%不到。算法侧,更多的时间花在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评测,再加上效果回收和数据迭代。但更重要的,是围绕着算法进行的各种工程投入,包括不限于所谓模型运维,以及软件工程方面的各种基础服务。算法有问题,只是效果问题,但工程一旦出问题,是生死问题。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个产品接入了多种算法服务,那么流量如何路由,服务之间如何调度,服务故障时如何降级,服务稳定性数据一致性如何保障,等等,都不是单单几个模型可以解决的问题。 同样的,到了生成式的年代,还多出来一些特有的问题。是用RAG还是微调,是调三方API还是自己部署,是用通用大模型,还是专有小模型,数据如何存储,性能问题怎么办,流式输出怎么重新设计产品界面,是基于已有功能做优化,还是干脆推倒重来,数据协议怎么更新,数据脱敏怎么做,提示词怎么做版本管理,效果怎么评测,等等。这个列表能无限延展下去,随便哪个问题都不是随随便便有答案。老板一时兴起要搞GPT,哪管做起来纯纯火葬场。 All in All 提到很多曾经,主要还是想表达一个“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多少大模型项目搞来搞去,兜兜转转还是回到经典系统设计上。科技的发展是很快的,自然语言处理这个领域说是日新月异已经算是低估,但PR之外,这些新科技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值得多大程度投入,才是普通从业者最该思考的。 以上。

November 21, 2023

微信读书笔记手动导入Readwise

很麻烦,但刚试过(暂时)可行。 首先,使用微信读书APP的笔记导出功能,将文本复制到一个文本文件,或者在桌面浏览器中使用插件微信读书笔记助手导出 然后,参考官方指南,将文本文件整理成readwise支持的CSV 最后,将CSV上传至readwise 如果需要,可以修改metadata。 希望早日自动化这一流程。 以上。

November 24, 2022

电子书和电纸书

一些个人的心路历程。 Why电子书 存储及搬运 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居住条件有限,一来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纸书,二来一旦要变化房间布局或搬家,会很烦。至于书房什么的,年轻时候也觉得很炫酷,但懒癌压倒一切。以及对于有轻微洁癖的我来讲,绝大部分书籍在长期放置之后,都会变的难以下手,这一点去图书馆逛逛就会有很深的体会。所以,物理因素上来看,电子书完胜。 但也不是完全不买,偶尔手痒还是会下单,最近一单是Year of Wonder,也是我的book of 2022,所以看完电子书也买了纸书,就放在手边,随手翻。 阅读习惯 地点上,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除了房间(书桌和被窝),还包括各类交通工具(公交地铁火车飞机)和大马路上。时间上,鉴于地点比较多样,所以时间跨度包含24小时(兴奋起来随随便便通个宵)。所以就便利性来讲,电子书完胜。 速度上,简体中文大概普通开本一个小时一百页左右的样子,繁体直排打个八折,英语取决于内容,语言上较为简单的那种比繁体直排稍快。电子书可以做到很流畅的左右或上下翻页,所以可以减少内容切换时的friction,即便电纸书的卡顿(我感觉)相比翻一张纸也要稍好一些,胜。 以及,这年头谁还没几个电子设备,特定方式的电子阅读可以很好的做到多设备同步,既同步图书文件,也同步进度,再加一分。 垃圾本地图书馆 换坐标之前,从未去过本地图书馆,换坐标之后,我太年轻,以为一个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体系应该很好用才对,直到我在“历史”这个分类下看到整架都是游记,并在其中发现了一本黄碧云的《卢麒之死》。我愿称之为,没有书只有馆的网红打卡专用图书馆。检索系统也烂,几次在架上看到的书,系统检索不出来。App和借书机器使用的还是两套二维码,所以如果没有贴额外的App二维码,scan to borrow就是个摆设。 电子书哪里有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暴露年龄。 电子书文件 中学时候把txt文件传进大屏MP4,大学时候在电脑和Kindle上看PDF和mobi之类,都是下载的各种盗版。倒不是不想花钱,那会电子书was not a real thing yet,购买并不方便。还有些专业书籍,别说电子书了,纸书也很难获得,甚至想买也买不到,只能靠libgen和zlib。 电子书平台 第一个接触的是为Kindle刷机时知道的多看,当时真的惊人天人,体验也太好了罢(原谅一个来自石器时代的大惊小怪)。但用了没几天多看被小米收购,天天提醒我改账号,都给我忽略了,所以就没有然后了。 过了几年用起豆瓣阅读,算是我严肃使用电子书平台,特别是购买电子书的开始。有那么一段时间,只要有促销就会买上几百块,同时因为用起来太方便了,逐渐养成了大晚上在被窝里通宵看书的习惯。写毕业论文那会,为了逃避干活,可是在被窝里看了不少大部头呢,感恩豆瓣。 后来有了微信读书,一开始是抗拒的,因为书没几本,社交元素还那么多,书架还默认公开,呸,甚至周围同事都在搞那个什么卡的时候我自岿然不动。但嫌弃着嫌弃着就是一个真香的故事了,逐渐书多了起来,有了私密阅读,还可以免费看很多(…)。为了严防让微信联系人看到阅读记录,我甚至弄了个微信小号专门用来绑定微信读书。 免费的终究是最贵的,广告越来越多,限制越来越多,于是想用回豆瓣阅读,直到发现被微信读书套牢,因为论工程水平,微信实在是吊打豆瓣。所以乖乖买了会员卡。至于付费才能看的书,就是后话了。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把会员卡也弄出个三六九等。 除此以外,美亚购买英语电子书,读墨购买繁体电子书,也是差不多的体验。 电子书怎么看 答:任意电子屏设备。 只要格式支持,有块屏幕就行,未必一定要专门的阅读器。设备只是工具,看的内容更重要。除了能打开文件这个feature,其他都可有可无。 电子纸怎么选 写到这里,刚好买的Kobo送到了。其实就是买这台Kobo的过程让我想要写下本文。但前面为什么扯那么多电子书?因为我为了决定买哪款,看了不知多少视频,但最后一个小feature让我果断下单Kobo:内置Onedrive,支持Libby。 阅读器,只是一个器。与其纠结买这个器还是那个器,不如想想打算用这个器来看哪些渠道的电子书。可能想完这个问题,会发现根本没有必要买。以我自己为例,用最多就是微信读书,看一圈发现并没有一个阅读器合适。但我又实在手痒,所以一定要挑一个出来。 首先开放系统不考虑,太复杂了,真的需要的话不如买iPad mini,去店里把玩了一下,敢情是真的mini,完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大iPad,体验不是很好,弃。 因为现在年纪大了,已经不想折腾转格式和导入导出之类,所以需要可以绑定一个好的电子书平台。本来说直接买最新的Kindle就好,但亚马逊一直缺货,就多研究了一下。因为有繁体中文的阅读需求,所以参考了台湾地区的各种评测视频,常出镜的有Kindle、Kobo、mooInk三家。都很想拥有,可能不久的将来都会买来,但现在暂时只能选一个。 看了无数视频之后,发现说的都大同小异,最后无意中看到Kindle和Kobo可以看Libby,只要有相应的格式。上Libby一查,基本没有见过Kindle格式,EPUB倒是不少。因为Libby的客户端一打开,iPad就狂发热和掉电,所以我坐拥一个这么强大的资料库但却很少使用,如果可以传送至阅读器,倒是个不错的方式,果断下单。双十一刚过,大的折扣都无了,最后以略低于官网的价格买了一台Kobo Clara 2E。 买完继续研究买书,发现还好买了Kobo。Kindle在本地没有卖书,难怪之前纸书都是从美国寄来,电子书则是直接没有搜索结果;mooInk专注繁体中文,其他语种资源几乎没有;Kobo倒是英语和繁体都有。幸好。 玩新玩具去了,以上。 附 更新 2022-11-24:与Libby的关联颇费周折,不过最后还是搞定了。与readwise的sync无法自动完成,需要借助一个桌面工具October。

November 22, 2022

Mereka Boleh

小记马来西亚国会选举,以及一些随想。 几天前在长毛象时间轴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看到马来西亚也使用简体中文,青年人用华语讲出关于民主、选举,在中国那么危险的话,很多人感到新鲜、陌生、不可思议。原文 查了下才知道,原来马来西亚即将举行第十五次国会选举。其实与我毫无关系,但本好奇宝宝既然知道了,那必须来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不查不知道,原来马来的政治比我原本以为的要复杂得多。不过也是,一个国家的权力机关,怎么可能不复杂。 不知不觉看了几天维基百科和相关视频,以及新闻报道若干,觉得大马真是个有意思的地方。本来嘛,在新加坡待了十个多月一直也觉得不知道去大马能干嘛,于是一直没有踏足,但现在,我甚至想深度的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关注大马华人?IMHO,台湾香港,方方面面都已经是另外的世界,跟大陆毫无相似之处,但大马华人,可能由于政府长期的马来人优先政策、福建广东的传统,或是同样使用简体中文带来的语言文化上的亲近感 ,反倒是更好的观察对象。原文 GE15 非官方计票结果显示,希盟在几个政治联盟中获得了最多席位,第二多的是国盟,第三国阵,其中伊党是赢得最多席位的单一政党,行动党第二,具体票数可以看这里。目前希盟主席安华和国盟主席幕尤丁分别宣称已经获得过半席位支持可以组成政府,只是这是不可能的,哪有两个过半之说。到底哪边在吹水,暂时没有结论,不过明天下午两点是向国家元首递交首相候选人名单的截止日期,到时候应该就能揭晓答案。 根据我这几天狂刷YouTube获得信息,这次大选基本可以说是大马人民再一次创造了历史(一个讲烂了但确实有道理的说法),虽然还不知道这一步会是往哪个方向。 国阵曾连续执政六十年,这次可以说是惨败,只取得了30/222席,多位资深议员败选。看来人民积累的对国阵的怨气不是一点点,党内也有不少声音要求党主席阿末扎希辞职 希盟如愿获得最多席位,公正党和行动党分别位列第二第三(论联盟的力量!),应该算是达到了他们的超过三分之一席位的预期。三分之一这个数字推测自行动党刘镇东在BBK的采访发言:拿到80席,超过三分之一,就可以确保在修宪事务上的发言权 国盟基本横扫了北部几个洲,特别吉兰丹和登嘉楼的席位全部被国盟拿下,按党来看,似乎是伊党吸引到了大量的新选票,说明人民在不满国阵和希盟的同时,对伊党过于的业绩相当满意啊,也觉得回教化和宗教政治可以接受 砂盟和沙民阵应该算是两个地方政党联盟,砂盟获得了砂拉越的22/31席(有一席受到水灾影响还未结束),沙民阵稍弱,据说这两个联盟组成了一个新的联盟 有趣的是,原任外交部长赛夫丁阿都拉是唯一保住席位的西马的“青蛙”议员,看来实力强到一定程度,青不青蛙的也可以原谅了 我的一个基本算是废话的猜想是,如果安华不是在吹水,不考虑后续发展,他所谓的已经获得超过半数席位,应该是要么希盟跟国政联盟,拿到112/222席,或者把除国政和国盟外的大部分席位拉拢过来了,也就是最多117/222席,但margin都过小,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三个somehow决定天下一家。 个人愚见,巫统既然大势已去,不如暂时不要嘴硬,先跟希盟联合,帮补充一下马来族选票,不然国盟特别伊党要继续渔翁得利下去了,我不觉得这是国阵想要的发展方向,更不是希盟想要的。然后趁这五年执政的档口,放手让改革派发挥一下,重整旗鼓,下次再战。 结果之外 首先是生命力。我不太愿意用“希望”这个词(虽然我的大本命Joyce Didonato也非常喜欢说hope),因为我同意一个说法,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是由于做这件事情本身是正确的,而不单是为了所谓虚无缥缈的希望。 吸引我一个视频一个视频刷下去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是一个叫BBK Network的YouTube channel,两个主持人非常年轻,可能是我看过的这类视频里最年轻的,他们那种昂扬的精神状态有一种很特别的魅力,想了想可能真的是因为种族和文化上的亲近程度带来的,特别他们做的还是我特别关注但(暂时)不可能有任何接触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和好几位部长级官员和政党高层的采访,一边是非常自然的提出尖锐问题的后生仔,另一边是认真专业的回答,令人动容。大马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他们这些人在,这条路就是正确的,当然也是值得的。 稍微查了下,这些政客的背景都相当不错,如果他们想要在新加坡或者其他哪个发达国家过上中产生活,我想都不是难事。虽然我并不认为这一点在获取选票方面是个多大的加分项,但如果我是选民,我会很愿意投给他们,他们当中的几位确实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多数票。 但是,必须要说,能不能不要再用“改朝换代”这个词了,“政党轮替”,是“政党轮替”,“政党轮替”啊,哎。 接下来 来坡十个多月了,竟然还没有去过大马,JB也没有,简直了。等拿到新身份之后,一定立马去办签证。之前一直觉得如果只是吃喝,我还是选择待在坡就好,但这几天积累了好些想要去用脚步丈量一下的马来土地。其实我不是宅,我只是觉得对于一个low mover,travel with a purpose是很重要的,那么现在既然purpose已经非常充分,就该准备出发了。接下来还得详细的了解一下马来的地理和行政区划,然后看一下各个联盟各个党都给选民画了或者画过哪些饼,毕竟数字能反应的还是有限。甚至还想学习一下马来语,不然很容易就漏掉了绝大部分的声音,像是这次如果只看BBK,还以为行动党要一统天下了(不是。 给自己画的饼就是这些了。 以上。 附 更新 2022-11-24:下午一点半,国家王宫宣布安华将在下午五点宣誓称为马来西亚第十任首相。不是很意外的结果,但过程实在是峰回路转,祝福大马,satu Malaysia。

November 20, 2022

图文 to be or not to be

本站使用的PaperMod主题可以说相当之简洁,但如果想要在文章中使用图片,便会很快发现,它可能简洁过头了。主题自身并不支持除原生markdown图片插入以外的任何功能,而如果想要自己修改主题,则需要相当的功夫。鼓捣一阵之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真的需要使用图片吗? 当前最主要的需求,其实只是插入图书封面而已,那么仅使用链接,跟添加封面,区别可能只在于看起来是否更吸引人。想起曾在豆瓣、微信、微博看过的很多带图文章,个人感受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图片不仅没有增加阅读的欲望,反而是个累赘,只想快速划过。究其原因,应该是图片信息密度实在太小,占用的位置那么大,增加的信息量却那么少,不如弃之。于是答案似乎很明显了,与其插入没有什么作用的图片,不如放个链接完事。真的有兴趣的读者(如果有读者的话)自会追踪链接看下去。我自然一直是个“奇葩”来的,但也绝对相信我不是唯一一个不喜欢浪费精力在废话和废图上的人。 不过,如果写的不是日常流水账,而是影评或者游记,会不会有一定需要图片的地方呢?我的答案仍然是,不需要。刚看完西西的《石頭述異》,通篇只是文字,但丝毫不妨碍我看的津津有味,并在脑中描绘画像石和武梁祠的结构。以及,纽约客和伦敦书评也少见配图,可见并不是必须。(有点诡辩的意思了… 如果真的有必要,其实也有解决办法,比如可以使用Notion page或者Google doc的链接来存储正文,本站只留链接。如果没有SEO的需求,完全够用了,虽然accessibility差了点。 以上。

November 15, 2022

认识新作家

今年拣书来看的时候,有意选择了一些曾经听说过但从未接触过的作家和作品。不过这么说其实不对,毕竟就我这点阅读量,可以说是对谁都一无所知,只是今年稍微多加留意了些。以下列出的作家,是今年看过的里面,看完一本就想要找出他们所有的作品来刷的几位。 虚构类 西西 石頭與桃花 有所耳闻的香港作家,看了今年出版的一本小说集《石頭與桃花》,她的风格和内容也太多样了些罢,简直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写的好看(上一次这样形容一个作家,好像还是19年看《茨威格文集》)。有科幻,有古建,有绘画,有社会,当然还有非常香港的故事。你问什么是“香港”故事啊,我不知怎样描述,有兴趣自己看看啦。其中写土瓜湾的一篇,在《我香港,我街道》里也出现过,但这本里内容要丰富的多,希望明年能找个时间去土瓜湾遛遛弯。 Jeanette Winterson 珍妮特•温特森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翻完《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印象最深刻的一位,遂找来代表作看之(当然了,目标是每位的代表作都看到)。哇我都不知道原来跟圣经有关的故事还能这么好玩的,看完去zlib下载了一本《圣经》,希望有一天可以研究出来章节的划分跟圣经故事的对应关系。复习了《评论》才知道原来是自传小说,真是个有趣的人呢。错过了她来坡宣传新书的讲座,因为卖票的时候还不知道她,有点遗憾。 可能会记很久的一句话: “要是我身体好好的,这些麻烦事儿根本不会发生。我本可以把你们俩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可进进出出该死的医院……” 具体情节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话请移步微信读书。 Stanislaw Lem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索拉里斯星 去年出了一套新的译本,一直心心念到今年才看,还是因为费兰特在《偶然的创造》里提到他。我看过的科幻可能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最多两只手,但每次看完都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已经两度被拍成电影的《索拉里斯星》,谁看完能不说一句“人类傻逼”呢?原谅我想要粗暴的总结为,不以爱为名对太空输出殖民,即是人类对宇宙最大的贡献了,一定要一意孤行的话,那就只能自作孽不可活了。然后不要忘记这本书问世于1961年,火星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刚刚开始的年代,离 Kurt Vonnegut 库尔特•冯内古特 五号屠场 (等等,才注意到冯内古特也叫Kurt) 也是在翻其他书过程中想起来还没看过的一本,这次是《午夜降临前抵达》。说起来冯内古特也是通过《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知道的,感恩。初看还有些不习惯,太跳跃了,但渐入佳境之后,有了一种很实在(hmmm)的举重若轻的感觉。Relevance估计已经说烂了,不过我以为这样的词是对这样的作品的一种矮化。另外,搭配《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食用,效果更佳哦。 我们无法殖民太空,没有交通途径。而人类显然不是好东西,难道整个宇宙该被我们传染吗? 哈哈哈哈,巧了,我也这么认为。 非虚构类 Clemency Burton-Hill Year of Wonder 是之前比较密集的看NTlive那会最喜欢的主持人,但直到两年多前在Twitter上看到她做开颅手术的消息,我才知道原来她还写书,其中一本就是我的book of 2022,Year of wonder。按日期排列,每天介绍一首古典音乐,有的是一个乐章,有的是一首歌剧aria,也有lied。当然最有意思的是,当中穿插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有作曲家的,也有她自己的,真的是非常wonderful。看完电子版我还特地从亚马逊买了hardcover来收藏,时不时拿出来翻到当日的介绍,然后上Apple music找一track来听听,就是美妙的一天了。 以上。

November 13, 2022

失业生活流水账

失业后的第一个星期,支棱起来认真搞了搞简历,但从第二个星期开始就回归本性,破罐子破摔了。十月快结束了已经结束了(这是一篇从十月写到十一月的文章),最后一场面试今天也面完了,那么来看看我在失业后到现在的六个多星期里都干了些啥。 面试 既然是失业生活,那首先必须说说面试了 最后一周garden leave稍微整了整简历投了一投,但主要还是约饭 正式失业第一周面了一家,没有下文 第二周面了一家,火速挂 第三周面了一家,一周半以后约二面,但二面完火速挂 第四周面了一家,还是挂 第五周面了两家,一家一周内面了三次然后火速offer;另一家刚刚二面,估计这周会有消息 那些简历直接悲剧的,就数不过来了。反正签证也快过期了,大概率就从了那个唯一的offer了,这行情能给我一个外国人又涨title又涨薪资的,也还算厚道罢。 第一次被裁,第一次异国找工作,马上要重新办工签,人生经历又丰富了许多呢。 影 首先是终于看完了93版《三国演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一般,时间线上突然就多了很多三国梗,finally joined the party!感想当然是很多,可能比较少见的一个角度是,最后几集关于亮亮的legacy和successor的部分,使我想到了Ruth Bader Ginsburg:当亮亮或是RBG这样的人出现,如何能在他们离开甚至去世之后,使他们的legacy“后继有人”(这个词用得不好,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哦,或许还有个案例是李光耀和李显龙。问题先记在这里,但暂时没兴趣深入寻找答案。万万没想到的是,关二爷的扮演者陆树铭于11月1日上午去世,难过。 然后是看了七集《傲骨贤妻》第六季,和四集《巴比伦柏林》第四季,都一如既往的犀利,看得我拍桌狂笑(不是。 书 我的一个坏习惯,是很长时间不看书,然后比较集中的看一点,之后又停很久。六个多星期里,我使用微信读书或者Apple Book超过五分钟的日子加起来应该不超过一周。 如果不是失业,我原本计划11月游览一趟德国,谷歌地图也已经被我标记的密密麻麻。现在当然是去不成了,廉航机票无法退换也已作废。作为代偿,我想到了一本书(……),刘子超的《午夜降临前抵达》,虽然记叙的是东欧之旅,柏林只是出发地。然而没想到的是,第一章cue到了冯内古特和他的《五号屠场》,想起来当年看完《巴黎评论》的采访惦记了这本书一段时间,索性换了一本书来看,随后自然又接着翻了《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so it goes 事情就是这样。 回到《午夜降临前抵达》,比起作者另一本《失落的卫星》,感觉距离要近一些,可能因为东欧的地名和人名相对中亚的没有那么陌生。 微信读书会员卡快到期了,稍微理了理书架,发现这段时间的一本“当红炸子鸡”《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竟然是付费会员卡才能看,果断打开刷之,虽然我看不懂但我确实大受震撼。作者Benjamín Labatut有点意思,看Dublin Book Festival对他的采访,一个在荷兰读国际学校长大的智利人,对当代智利文学一无所知也不关心,对他影响最大的是Alan Moore和Adam Curtis,对成功的定义就是收到自己admire对象的邮件,比如被Adam Curtis约咖啡,毫不care Booker和被奥巴马点名,“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前总统看啥了?”,“我写书不是为了钱,不然我就做其他事情了,比如踢足球”。 另一本付费卡才能看的(多么朴素的选书理由)是费兰特的《偶然的创造》,好像那种报纸口水专栏(对不起是我浅薄了,看完不是很想看《碎片》,确实对作家的写作和生活碎碎念没什么兴趣。《恶劣的心情》谈论了意大利民粹政党,不熟,又多了一个待了解的事项。意外的是提到了两次莱姆,所以接着翻出《索拉里斯星》来,翻完只想说,愚蠢的人类啊。 清库存继续,同样是付费才能看的还有《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从《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知道的Jeanette Winterson。这本访谈里所有的女作家都在我的想看列表上,而Jeanette Winterson是其中最吸引我的一个,虽然已经忘了当时的感受,也可能只是因为采访中提到了很多次《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其他的,上周末终于去了几个本地图书馆逛了一逛,很巧的撞见了之前没找到电子版的《我香港,我街道》,顺便知道还有本《我台北,我街道》,开开心心都扛回家。第一次读繁体竖版,阅读速度比看英语还慢,但不重要,因为这体验太奇妙了。 还用上了微信读书的“有声书”,不是听书那个合成的声音,应该是是出版社出版的有声书,打算听一些商业相关的内容,第一本尝试的是《创新者的窘境》。 播客 目前会关注节目更新的:商业就是这样、Anyway.FM、忽左忽右、科技早知道、Onboard!。不过基本也都是挑着听。中文播客数量多了起来,但质量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英语的,Freaknomics Radio和Hidden Brain是我的旧爱,最近又关注回来了。 关于科技和创业的挑了几集data infra相关的总结在了上一篇Data Infra: What’s Next 科技早知道 × Snowflake & Databricks。(还是要写一写,不然真·听完就忘) 语言/Duolingo 可能是这几个星期完成度最高的一件事,先是把Duolingo的粤语全部的第一课刷完了,然后10月一天不拉的每天都花了相当的时间刷德语和粤语。 网课 刚被裁那阵,特别慌,于是花好多钱钱买了Udacity的Data Engieering Nanodegree,想着实在不行要不就还是乖乖去写代码吧?然而事实证明,这么多年我都没有成功是有原因的。一鼓作气刷到最后一课,还是刷不动了,遂cancel。这个Nanodegree的课程设置,基本只能满足最最基本的“技能”要求,如果是在工作中补齐一些知识,可能太简单了些,但如果是为了入门,很多像是AWS配置的内容又都没有更新,或者没有很beginner friendly的tutorial,需要大量的自己踩坑,略有些得不偿失,不过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现实的工作环境,见仁见智了。 另外开的两个坑,是数据库系统和Java。可以预见的将来应该都不会在工作中用到,所以能坚持多久存疑,不过也不急。 其他 本来说尝试录一些视频,相机倒是架起来了,但七七八八的到现在也没开始,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开始。 在注册mastodon两周年之际,第10086次把GitHub page即本站搭起来了,用过很多平台之后,发现版本管理是我最不能少的功能,所以基本没得选只能git。过程中惊喜的发现,原来Windows也是有Terminal的。 还看了一篇关于巴黎评论起源的文章,信息量颇大:为什么一帮美国富二代为啥非得在冷战期间大老远跑去巴黎办一本文学评论杂志? 终于用上了Apple pencil,真香。

November 2, 2022

Data Infra: What's Next 科技早知道 × Snowflake & Databricks

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先找找有没有相关的播客,逐渐成了一种习惯。幸运的是,今年开始关注的data infra这个话题,已经有不少播客谈论过。摘取其中一些,与各位看官分享。今日第一par,必须聊聊(仍然是)该领域的当红炸子鸡Snowflake和Databricks这对“欢喜冤家”。 如果您只是好奇本文提到的播客,请直奔相关播客。注:本文仅包含了Snowflake和Databricks产品相关内容,更全内容请听播客 Snowflake Summary 在 What’s Next 科技早知道 - #45 股神加持云端独角兽 Snowflake,SaaS 的黄金 10 年来了? 这一期当中,一位早期(90+号)员工讲述了了他眼中的Snowflake相对其他于云厂商的竞争优势: 对于小公司来讲,能够根据计算的复杂度弹性收费,最后的效果就是更便宜 对于大公司来讲,由于cloud agnostic,能够做到跨云备份,也不需要跟任一云厂商绑定,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做到低成本的迁移 存算分离,存储和计算可以分别Scale,还可以为不同部门提供单独的计算资源 基于用量的计费模式,用的越多收费越高,net retention 158%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迁移成本高所以不易替换 独特的产品形态,例如早期的数据仓库即服务,后期的data sharing(零拷贝,类似数据领域的远程协同) 以及提到一个fun fact,Snowflake的双重意义:创始人都是滑雪爱好者,以及雪花型数据模型。 这一期还采访了Howie Xu 徐皞,他从投资人的角度讲述了对Snowflake这家公司的看法: 正面看法: Snowflake的种子投资基金Sutter Hills在硅谷创业人眼里是一家低调但特别优秀的基金,被他们投资是一种荣誉 Sutter Hills的传统,是帮助几个厉害的工程师共同打造一家公司,投资人即公司CEO,公司起来之后换成有大公司管理经验的CEO,上市之前再换 Sutter Hills是一家Evergreen常青基金,投资人无需融资,Snowflake的70万投资多数来自投资人自己的钱 同期SaaS公司集中上市,主要因为时机合适,股市特别好,总统大选结果未出暂无震荡 Snowflake的成功与CEO Frank Slootman有关,ServiceNow的CEO加入也是一个强大的signal Net dollar retention亮眼 2012年,在市场觉得关系型数据库走到尽头,以及对数据上云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下坚持做云上数仓,创始人也没什么名气,但最终建立起护城河 同期亚马逊在Redshift上犯错,使用了比较烂的源代码,团队质量不高 产品技术好、便宜、易用(不懂技术懂商业就能用),“数据仓库里的zoom” 用户变化了,产品的易用性变得非常重要 Covid使得对数字化的要求变高了(云、企业软件、网络安全、数据) 被逼数字化:教育 负面看法: 至今仍然亏本,股价仍然太贵,虚胖 客户数量几千个,还刚刚起步,市值几十亿美元比较合理 11%的营收来自一个客户(思科),说明公司还非常早期 赛道非常拥挤,还是一个非常小的player 亚马逊花大量力气在修正Redshift的错误,谷歌BigQuery + Looker足够打败Snowflake + Tableau 公司文化是否健康,存疑,例如CEO的更换不讲人味 But,可能的误判原因: Net dollar retention惊人的出色,说明客户满意度非常高,六七百亿的市值是值得的 Market timing非常好,正好处在数据即服务的爆发期 第一次把data as a service做的特别易用,易用性的佼佼者 人性通常高估一年的估计,但低估指数增长的效应,如果能保持超过100%的增速,前途无量 I don’t know what I don’t know....

October 20, 2022

Hell World

确实是Hell不是Hello,没有少写一个o。 还以为自己已经是个老司机了,没想到还是踩了好几个坑,其中两个值得特别记录一下: 为了避免部署时大头,theme最好以submodule的形式引用 由于GitHub Actions会生成一个gh-pages分支用于部署,所以需要将settings → Pages → Build and deployment → Branch由main改为gh-pages 以上。

October 18, 2022

歌剧,从哪看起?(四)

继续“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歌剧”这一话题,这次要说的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或者至少是听过标题: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喜欢不爱看罗朱也不要紧,如同本系列所有文章,本文只提供思路:如果对歌剧感兴趣,搜一搜自己喜欢的东西,不限于故事,说不定就有个歌剧版本,这样获得的播放列表,比各种推荐,包括本系列的,靠谱的多得多。 本次不搞很长的剧目列表,只提两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取材自一个意大利故事,这里要说的两部歌剧分别基于这部莎剧和它的意大利源故事。 第一部,也叫《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首演于1867年,作曲是古诺Charles Gounod。我本人是盲听到一首Renée Fleming唱的aria觉得非常好听,发现是来自这部,再找来看的,看完果不其然觉得音乐真的好听啊好听。情节的话,跟大家都知道的版本走向差不多,就不赘述了。以下是我看过的两场,仅供参考: 一 二 朱丽叶是Diana Damrau!而且是她的role debut!“sorry Violetta I prefer Juliette” 好!的!吧! 第二部更特殊一点,叫做《凯普莱特与蒙泰古》I Capuleti e i Montecchi,首演于1830年,作曲是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从名字上也能看出来,虽然罗密欧和朱丽叶是故事的主角,但整部剧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情故事,比起莎士比亚和古诺,更加突出了两个家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我认为尤其表现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家人之间的对峙。如果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爱情故事之外的意义有兴趣,或者不知道原来它不仅仅是个爱情故事,那么这一部真的不容错过。以及这里的罗密欧是个trouser role,通常由mezzo soprano出演。 Fun facts:这一部我第一次点开纯粹是为了追星,结果没想到成为了我最爱的歌剧之一,也是我目前看过最多场次的歌剧之一(并列的只有茶花女,which主要是为了看Ermonela Jaho)。之前还说,Joyce DiDonato唱了那么多罗西尼,结果我第一个喜欢上的作曲是贝里尼。更好玩的是能找到的资源大部分都是我最喜欢的mezzo soprano出演罗密欧,嘿,所以对不起我又要夹带私货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z4y1k7dj 标题写了2014,应该是14年出的DVD啥的吧,视频录制是2012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J411d7FB 苏黎世这个制作……第一次看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第二次看觉得非常powerful。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i4y1L726 旧金山和巴塞罗那是同一个制作,不过有些许差异。 最想推荐的其实是2008年巴黎歌剧院Joyce DiDonato的role debut,但网速阻止了我!!有条件并且有兴趣的话,可以在YouTube搜到,类似英皇的罗朱是古装风。 一点后记,关于标题,et是法语的and,e是意大利语的and,i是意大利语的the。 仍然是待续。 2020-12-29 发布到B站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048052 2021-01-13 自己搬到豆瓣 2024-05-30 搬运到Cloudflare

December 29, 2020

歌剧,从哪看起?(三)

上文(二)提到,本系列接下来的几篇,会介绍一点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的挑选剧目的方式,并且提到了电影和戏剧导演的跨界,本文仍然讲导演,不过重点是导演的风格,顺便夹带私货。 我又要引用我最爱的mezzo soprano Joyce DiDonato在一次live中说到的,有的导演非常structured,表演和音乐完美契合,每一步都安排的很好,但有的导演更open,更倾向提出各种psychological probing的问题然后让singers自由发挥。当然她是从singer的角度来讲的,前者举的例子是Laurent Pelly,后者是David McVicar。 作为观众,我的体会是,看前者的制作会非常高频的体会到,singers的动作和节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融为一体,非常有趣,尤其在节奏比较快的时候,忍不住惊呼“这也行?!!”;后者的制作则经常是沉浸式的,虽然只是在看一块小屏幕,但是不自觉的就被表演带走了,以及真的很probing,会不停脑补一些剧里没有的情节…… 本着少说话多上视频的原则就先写到这里,下面是这两位导演的一些制作,以及大量追星私货。 先是Laurent Pelly。 本系列(一)中提到过的多尼采蒂《军中女郎》就是放的他的制作。这部制作在B站有好几个版本,这里放我看过的两个:版本一、版本二。 还有一部马斯奈的《灰姑娘》,也放两个我看过的:版本一、版本二。 这俩灰姑娘都是Joyce DiDonato,王子都是Alice Coote,一部2018年,一部2011年。 Funfact 1:微博上的抓马坤,歌剧导演周沫,提到过LaurentPelly的军中女郎带给她很大影响,她在LyricOperaofChicago导过LaurentPelly的Cendrillon。 Fun fact 2:Cendrillon这个制作的debut是2006年在Santa Fe Opera,当时的Cendrillon就是JoyceDiDonato。 然后是DavidMcVicar。他的资源就比较多叻,每个制作只放一个版本。 也先来(一)也提到了的《茶花女》和《阿格里皮娜》。 (一)中的《特洛伊人》也有一个他的制作,sorry又是Joyce,他俩合作多我也没办法。 B站有个播放量超高的《夜后的复仇》出自他的《魔笛》。 多尼采蒂的都铎三部曲,《罗伯特·德弗鲁》《玛丽亚·斯图亚特》《安娜·博莱娜》。 优酷上有他的《诺玛》,不过链接先不放了。 我的待看列表里还有几部,因为没看过也先不放了。 到这里我的个人经验里关于导演的部分就告一段落了。 本来想修改下之前的几篇,充实下内容也优化一下标题,结果发现只能修改三次,那先不改了,以后大概会重写一版放到个人网站上。 待续。 2020-12-26 发布到B站 2021-01-13 自己搬到豆瓣 2024-05-30 搬运到Cloudflare

December 26, 2020

看歌剧之唯一注意事项

虽然但是,我就直说了吧,反正没人看没所谓(有所谓又能怎样,你打我呀。 所谓看歌剧的注意事项,这个东西如果真的存在的话,有且只有一条:除了演出本身,其他都是浮云。 歌剧院/乐团/指挥/soloists(这个咋翻译?独唱?听起来怪怪的)/blabla 是不是大牌?不重要。以前没关注不知道,但2020很明显能感觉到,那些不是说出来地球人民都知道的歌剧院和乐团,反而玩出更多花样,反倒是宇宙大团比较呵呵哒。 是不是每一个high note都唱得很完美?一次动辄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小时的演出,错那么一点,并不意味着要判定这个人是个辣鸡是个傻逼浪费观众感情以后都不听不看了,它意味着演出失误,仅此而已。 是不是比得上那个谁谁谁还有那个谁谁谁?比来比去累不累,搞创作要的不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都一样了还有啥可看?都是Sesto,可以是活蹦乱跳的兔崽子,也可以是多愁善感的美少年,多种诠释,多份快乐。 是不是每个人都年轻貌美?除去每个人的审美差异(是差异,不是高低),必须要说的是,歌剧的角色都不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形象(比如上一段提到的Sesto,或许以后有机会展开讲一下),而更多的生活阅历,通常会意味着更多层的诠释,无论是声音还是表演。当然,支持young artists也同样重要! 那个谁是不是在巅峰状态?……也是不知道从何吐槽起。何为“巅峰状态”?要么能唱,要么不能唱,至于怎么唱,交由歌手们自己自由发挥吧,觉得好听就听,不好听换台就是了。 “这是现在/本世纪/宇宙最牛逼!”作为粉丝也好,作为一个按耐不住激动之情的普通观众也好,这样想也是正常的。但是!说说就好不要当真,世界很大的;更重要的是,看到这样的说法请务必嗤之以鼻。 本老年人总是随随便便就啰里八嗦一大堆,其实还没有说完,但意思差不多到了,做个乐乐呵呵的吃瓜群众,别理那些有的没的,有助于获得最多快乐。(又开始了,我可闭嘴吧…… 用我最爱的mezzo soprano Joyce DiDonato寄语她的Opera rocks club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don’t be a snob。 (一直忘了credit,opera rocks这个tag是从她那抄来的,待我哪天克服懒癌更新一下之前的内容) 后记:本专栏竟然有两位数阅读数了吗,小破站肯定把我自己的浏览也算上了,骗子。 2020-12-19 发布到B站 2020-01-13 自己搬到豆瓣 2024-05-30 搬运到Cloudflare

December 19, 2020

歌剧,从哪看起?(二)

上文《歌剧,从哪看起?(一)》列出了几部我认为适合作为first opera的歌剧,但这样的列表,无论内容多么丰富和详尽,都有一个天然的缺陷: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个人意见。那么在刚刚产生兴趣,还对歌剧制作一无所知的时候,该如何找到自己更喜欢的演出呢?从本文开始,我将陆续介绍一些可能的方式。 本文介绍第一种:电影导演或者戏剧导演的歌剧制作。 有些电影导演和戏剧导演,同时会做歌剧导演,例如电影《丑闻笔记》《儿童法案》的导演理查德·艾尔Richard Eyre,导过很多莎剧,也导过不少歌剧制作,我看过的有《茶花女》《维特》《卡门》。 举这个例子很大程度是个人经验,我先是通过电影和戏剧知道这个导演,然后发现他还导演过歌剧《茶花女》,于是好奇的看了一下子,看之前什么准备工作也没有做,也对小说一无所知,但不妨碍被“震惊”了。这之前我也零星看过一些歌剧,但直到这一部我才真正入坑。 一方面,是Richard Eyre这个制作非常“好看”。比如,很多歌剧制作在开头的序曲部分没有什么表演,但这部在序曲部分给观众看到了一个病的非常严重的Violetta,第一幕开始的宴会场景又极尽奢华,二者对比相当强烈,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然后是出演Violetta的女高音Ermonela Jaho的唱功和演技。她可能不是最大牌的Violetta,但就“入戏”这一点来讲,我感觉无能出其右者,可以说Violetta就是她,她就是Violetta,最后就像她自己开玩笑讲的,‘die very well’。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出演与Violetta相爱的Alfredo的男高音Charles Castronovo。演对手戏的两个人的状态会受到对方的影响,而Jaho和Castronovo两个人在舞台上的chemistry……我是看的一本满足。 除了布景和几个主角的演唱以外,这个制作中还有大量华丽的合唱和舞蹈等情节。 当然还有威尔第的音乐真的好听。 歌剧最大的特色就是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当各自都非常厉害的音乐、演唱、舞台、表演等等综合到一起的时候,真的能有传说中直击心灵的效果。 稍微有点可惜的是,我从YouTube扒下来的这个资源没有字幕…… 但也没有关系,因为如开头所说,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安利Richard Eyre或者安利他的《茶花女》,而在于提供一个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歌剧演出的一种方式。 以及这些方式如同我的列表,都是我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实操过程中还请自由发挥。 待续。 2020-12-11 发布到B站 2021-01-13 自己搬到豆瓣 2024-05-30 搬运到Cloudflare

December 11, 2020

歌剧,从哪看起?(一)

犹记最最开始对歌剧产生兴趣的时候,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我该看哪部?毕竟B站的搬运实在太太太太多嘞!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容我先啰嗦几句。 首先要说明的是,那种“X大经典”、“必看”之类的说法,听听就好。我在《推广歌剧 人人有责》里提过,歌剧包罗万有,这部不喜欢换一部就好,切莫因为一部或者一个场景不喜欢,就立刻觉得所有歌剧都不好看。 当然,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一些相对“安全”的选择。后文会列举出几部我个人觉得很适合作为“first opera”的制作。(说明:一部歌剧会有很多很多制作,一部制作会在很多很多剧院不同时间反复上演,不同场次的演出会有不同的演出人员) 然后是字幕的问题。我个人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没有中文字幕不看 -> 有英语字幕就行 -> 没有字幕也可 上头了顾不了那么多!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带中文字幕的资源,看习惯之后,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 最后,我在平时卖安利的过程中,被问过最多的问题是,看不懂怎么办?是不是要做很多功课才能去看歌剧?我想说,无论对歌剧的好奇从何而来,第一步应当是,看它!故事情节、创作背景、作曲作词、指挥、演出人员,统统不重要,点开链接看就是了。让好奇心带着你一点一点看下去,也许到某个时刻,你会觉得需要深入了解,到那个时候再学习也不迟。哪怕这个时刻永远不出现,也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歌剧本身能够提供的愉悦就已经足够多了。 以下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first opera”,希望他们能使你觉得看歌剧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注意:排名不分先后,完完全全不分先后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这俩是comic opera的两个高峰 纯论搞笑的话,当属《奥里伯爵》 当然也不是只有喜剧能作为first opera,我自己就是被《茶花女》拉入坑的 虽然没有看过歌剧,但或许听过“卡门”? 露琪亚的最后一幕是歌剧里最厉害的made scene之一 或许听过一个叫做音乐剧的东西?歌剧跟音乐剧并不是二分的关系,例如在这部《风流寡妇》里可以看到百老汇音乐剧演员的身影 如果对“节奏感”情有独钟,这部《军中女郎》的表演和音乐完美结合,不可错过 这一部《阿格里皮娜》是大都会歌剧院今年熄灯之前最后一场直播,全员演技在线,个个戏精 最后是一个前不久成功卖出的安利,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特洛伊人》总长超过四个小时,所以并不是卖安利的第一选择,但没想到一个很喜欢荷马史诗的朋友觉得很有兴趣,所以也列在这里,万一呢 重申一下,这个列表是非常个人的,如果觉得以上全都不好看,我……我也没有办法……但请不要气馁,如有任何想法请留下评论。 后续也许会讲一下除了本文这种列表,还有什么其他寻找下一部歌剧的方式。 待续。 2020-12-06 发布至B站 2021-01-13 自己搬到豆瓣 2024-05-30 搬运到Cloudflare

December 6, 2020

推广歌剧 人人有责

可能人老了就开始忆往昔,准备把前几年写的东西都搬过来,不然豆瓣或者B站不知道哪天就gg。 魔幻2020,最意外的收获是看歌剧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收获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然而,朋友圈收到的评论永远有“高端”“上流”之类,并非不友善但着实令人不适。 另一头,一些线下舞台影像放映也冠以“高雅”“学术”之名,不知吓退多少观众。 歌剧作为一个bigger than life的综合体,欣赏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喜欢看故事,歌剧里可以找到任何你想看的情节(杀夫、三角恋、女扮男装再扮女装,任君挑选……) 如果喜欢听音乐,歌剧里可以听到四百年来最优秀的作曲家最优秀的作品(没有人能抵挡莫·什么都能写·扎·写什么都好听·特) 如果喜欢追星,opera singers(翻译成歌手或者演员都太别扭了,暂用英文)那是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定有你喜欢的那一款 如果喜欢喜剧,有可以让你笑到头掉的 如果喜欢悲剧,有可以让你哭到肝肠寸断的 如果喜欢看“老”片,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初 如果喜欢看“新”片,有几天前新鲜出炉的(对的现在依然有人在创作) 如果喜欢看“轻”一些的舞台,有简单到只有一张桌子和几个凳子的 如果喜欢看宏大的表演,有极其奢华的服化道 如果喜欢放松的看,大可随随便便点开链接随随便便的看(然后看到上头) 如果喜欢考据,从语言到乐理到舞台到历史,有无数的角度 如果以上都没所谓,纯粹瞅瞅歌剧是个什么东西也是好的,好奇心、好奇心很重要! 歌剧从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积累下来的剧目绝不可能用几个简单的形容词概括。 如果要说有什么缺点,那可能就是……太——长——了——,动辄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小时……不过想看短一些的也不是没有(比如二十分钟),或者可以每次只看一幕,又或者只听片段,千万不要有压力。 毫不夸张的说,因为看歌剧和听歌剧,我“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于是我感到有必要为扩大观众群体做一点微小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现在能想到的有这样一些 推荐“第一部歌剧”: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能有“入坑”效果的剧目大有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写“观后感”:故事的,音乐的,表演的,历史的,等等(不分先后) 分享歌剧相关的小知识:剧院,制作,作曲,singers,导演,等等(不分先后) 制作主题播放列表:B站的搬运量相当庞大,时常不知道看哪部,或许可以按主题索引 介绍歌剧“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曾经去剧院看歌剧就像现在去球场看球赛 当然,我只是一介业余选手,终归还是要有专业人士能够抛弃所谓高雅定位,好好做科普,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歌剧的美,在那之前,希望我能够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PS:考虑到资源都在B站,暂时只在B站更新,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留言或给我发消息。 2020-12-01 发布到B站 2021-01-13 自己搬到豆瓣 2024-05-29 搬运到Github

December 1, 2020

为什么不读博,以及不读了,然后呢?

这是一篇写于2018年4月1日的旧文,彼时我结束了两段短暂的研究助理工作返校,并刚开始第二段在互联网公司的实习工作(第一段在做研究助理之前)。从那时到现在的四年半时间里,我经历了covid,换了好几份工作,生活轨迹也有过好几个急转弯,却直到最近,才彻彻底底的断了回去读博的念想,也亲手掐掉了这个可能性。从萌生这个念头算起,竟过去了近十年的时间,这实在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中间各种反复和不坚定,回想起来竟然没有唏嘘,只觉有趣,这才想起来重温一下当年的心路历程。 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如果研究生院的环境,以及第二任研究助理的老板没有那么糟糕,我根本不会那么早动摇所谓学术研究的理想——至少等到博士入学以后罢。不过在业界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可以肯定的说,同样糟糕的老板一点不少,这也给了我机会来验证下述“机会成本”的观点:业界的跳槽比学界容易的多的多。虽然频繁跳槽对职业生涯不利,但到了真的影响到心理健康的时候,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段跨越了我整个20s的漫长旅程终于结束,我也终于可以开启一个新篇章。索性上一章的结局还不错,被当年仰慕的大佬夸了impressive也收到了offer,下一章的开局也还行,刚提交了工签申请,即将结束两个多月的失业状态,也要从一个IC转变成为team lead。——没想到,“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竟然是真的。 读博吗,不读。为啥?再问自杀。 以下原因不分先后没有逻辑想到哪写到哪,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来 polish 什么的。 需要一个 more structured life 我的拖延症太太太太太太严重了,特别是在做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比如我应该早就把开题报告发给导师审阅了但是我现在还没有开始我还一点都不着急???可以预见如果继续在学界,我是没有能力能有持续的产出的,这太危险了。在公司上班的话,时间表是相对固定的,就我个人来讲可有效缓解此类症状。这个不是想出来的,是实习过程中体会到的。 学校的机会成本太高 体现在很多方面。最重要的,学校的圈子太封闭,不论什么时候能决定你生死的总是一小撮人,比如毕业之前是老板。如果一不小心遇人不淑,不论是 quit 还是怎么样,没有什么自由可言,比如要顾忌会不会得罪人,十有八九想来想去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忍。我幸运的是在遇到 bitch 的时候还保持有另外的学生身份可以迅速脱身,不然想想都后怕。工业界,这样的成本低很多,毕竟跳槽不要太普遍,可以跳的机会多很多。以及封闭带来的只会是狭隘。都说学界自由,但就尝试新想法这一点来讲,私以为公司比学校做的更好,毕竟大多数文章只需要 trivial 的创新,但公司没有显著发展明天就死了。 另外政治不正确的说,研究生院的大部分同学的本科都不怎么样,而在待过的公司,我的教育背景一直是组里最烂之一,这也许也是导致上面问题的因素之一:去的公司比去的学校要好。 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本科毕业的时候觉得能有四五千的工作就不错了,当年华为的批发价是 9000,华科计院的同学表示十分满意果断的签了工作放弃了考研,那个时候我的本科学校给新进比较厉害的老师的价钱是二十万,隔壁学校据说给硕士讲师八九千,比较起来不能算差。但现在,传统行业开出年薪十万的已经不少,互联网就更不用说了,比起来学校给的钱就真的……特别考虑到工作时长等等。我早就认清自己挣不了大钱了,但太寒碜我也是不能接受的。 认清了太多所谓大佬的真面目 说的好像很可怕,然而实际只会更可怕。研究生阶段的老师大都是学界吹捧的对象,恨不得封神,然而他们是怎么上课的,又是怎么对学生的,没有什么人看得清,包括上过课的学生,因为学生也只知道盲目崇拜。比如某人神句:“搞心理学的搞不了语言学因为他们不懂句法”,以及“我们看毕业论文不看你写的怎么样只看你付出了多少”。再比如只要写的跟他说的不一样就百般挑刺,某位退休了还来 “teach for fun” 的大佬甚至直接邮件里就开骂,无比难听。做第二份 RA 时的老板明明白白的说,你不能对我说不,我们这里没有人敢对老板说不,你就是我的奴隶,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一位曾经很敬重的老师还企图骚扰我。 我当然不会认为这就是学界,只能怪我运气太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遇到了很好的同事 与上面相对的,在企业的实习顺利太多。上一份实习本来只是招我去做“体力活”,但随着业务的更迭也负责了一部分脚本的工作,以及当时没有意识到的是,我已经能部分对接上我的目标职位了,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阻碍,我说可以做就都放心塞给了我。前leader知道我(当时)想转技术岗,还会告诉我千万不要觉得女生编程有什么劣势嘤嘤嘤。 当然这样的 team 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在这个组明显感觉弱一些,感觉以后很难再遇到那样的组了。 我的一个合作者在写完为什么要做一个 independent researcher 之后不久就找到了一个学校里的研究职位,我会不会写完本文又屁颠屁颠去申请呢,mhhhh 决定不读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然后呢? 这不是我第一次决定“不读了”。 曾经我也幻想以后搞学术,现在想想这既不是对自己的水平有什么错误认识,也并非中二,而是我在学校的环境里长大,除了学校以外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其他事情可以做,中小学我太熟悉又不喜欢,只好想到了大学这个既不脱离自身认知又有一定新鲜度的地方。 然而所谓学术其实是个很虚的概念,毕竟对于一个烂大学破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我能知道个啥?而踏入现在的坑主要是在想考研考啥的时候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情。我曾经在高中的时候试图参加信息学竞赛未果,以至于赌气没去学计算机,这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所以当我知道有这么个方向我能重新捡起来编程的时候,我又蠢蠢欲动了,于是很自然的入了坑。可这个破方向也没啥东西,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些玩意儿,于是我到真要考研报名的时候发现,我好像自学的太超前了,知道的太多了,本来一心想考还觉得考不上的地方变得过于简单,然后我就不想考了……这才是我第一次不想继续读了。 总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是,幸好,幸好我去了一所浮躁无比的学校,虽然一直想做学术,但也没彻底忘了找工作的事情,套路什么的都熟记于心,于是在决定不考研之后,立马投入了秋招。然而那叫一个惨烈啊,不忍回忆。总之在我想要破罐子破摔等到来年春天再战的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投的一个实习打来电话约面试,继而拿到 offer ,反正也没找到工作我就去了,这就是第一次实习。至于我怎么又在毕业一个月之后决定还是去考个研那就是后话了,此处不表。 经历了研一上和寒假的摧残之后,研一下我正经研究起了退学的事情,也是在这时同学转给我前司的招聘,说是全职和实习都要。我立马发邮件,表示我非常适合这个职位,以及我找正式工作,也没有隐瞒我还没毕业。面试的时候谈的非常好,只是我要退学的想法把对方吓到了,于是我只好说,那要不先实习吧!于是当场拿到了第二份实习 offer 。 本来想着等他们认可我的工作能力再谈转正的事情,我自己犹豫了,因为这个职位是派遣,待遇可能比实习生高不到哪去,实在太低了,遂继续实习。没多久看到了后来第一份RA老板的招聘信息,顺手申请了,几经周折拿到 offer ,又经若干乌龙才急忙从前厂离职赶去入职。因为老板要走,为了多呆几天赶忙申请了第二份 RA 跳进一个天坑。决定果断出坑之后又开始找新的实习。投了两家,一家是现在的厂,意外的经历十分相符,另一家在入职当天发来了拒信。 比我经历更纠结的可能找不出几个人了。 总之,“然后呢”总结起来大概是这么一些: 工业界 as plan B 我身边并没有很多人是把学术作为职业目标的,因为大家都谈论工作,好像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或者说,读博也好教职也好,也算是另一种工作。然而我日渐感觉到,似乎在一些人眼里,学界和工业界是水火不容的?可能我太怂,没想过自己一定能在学界混下去。但真的,为什么要觉得学界一定就更高尚或者怎么样呢?给我的感觉, no offense ,一些学界人看商业界,就像很多人看金融行业一样。 Why? 不要在真的了解一件事之前就讨厌他吧。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 trade off ,有得有失,我个人倾向于把所有方面都了解清楚都做决定,在学界可以得到一些东西,在工业界会失去一些东西,但只有做好 full analysis 才能真的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就说很多人不屑的金融, MD 在文艺上的选择比起穷困潦倒的文艺青年难道不是多很多?当然最后的选择是自己做的,任何人都不能 judge 任何人。...

April 1,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