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选已经过去快一个月,我也不再单纯看热闹,逐渐开始了解台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刚刚看完的这本《時代如何轉了彎》我愿称之为第一个里程碑,激动之下,遂有此文,胡言乱语,纯个人意见。
全书共讲述了十个故事,包含同婚法案,蔡英文执政准备,年金改革,产业转型,外交,国防,社会福利,能源转型,国家认同,文化力。看得我全程又笑又哭,看完只想感叹,蔡英文政府莫不是地表最强政务官团队(之一)?!超越时代的眼光,超强的执行力,超凡的勇气。尤其令我感动的是,所有政策一以贯之的原则,是坚持走对的路。无论阻力再大,只要是对的就要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成。书中也许多次提到,政策的反对声音随着事情的推进会逐渐消失,甚至从觉得政府做的不够好,到觉得政府做的不够快。
但同时我又陷入长考(必须说明一下这个词是从萧美琴那学来的,出自2024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公布記者會)。由于蔡英文政府推行的很多政策,在初期未能获得足够的基层共识,导致虽然民进党三次选赢总统、两次国会过半,但2018和2022两次地方选举都溃败。可以探讨的是,缺乏地方治理经验是否使得蔡英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没有过往的经验,反倒没有过去的束缚,就像一个最不像民进党的她使得整个党浴火重生。但同时也因为党内没有足够的处理地方政务的储备,导致政策推进脱离基层。这个感慨源自高雄市长陈其迈的采访:中央的政务官,多专注于个别领域,而地方首长,需要全盘把握。虽然民进党在今年的大选仍然保有一定席次的区域立委,但也像陈其迈所说,民意代表,和执政团队,大有不同。
我还没有认真追踪过九合一,对地方政治的了解基本为零,所以暂时看不太懂。不过不妨放一个猜测在这里,除了赖清德政府在政策面延续蔡英文路线,民进党接下来的方向之一会是培养地方人才,保住2026的九合一。
说回这本书和蔡英文政策。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小英哪里网罗来如此之多专业人士进入她的政务官团队啊!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一个好的领导人,必定会吸引来好的追随者。(没有要cue某个一人政党的意思谢谢)以及,先做事再揽才。领导者把立意和框架想明白搭清楚,必定能吸引来足够多的执行力足够高的人才。“建设理想国家”就是一个绝佳的示范。虽然蔡英文次次都表示,政策的成果是团队的成绩,但即便是同样的团队,如果没有她的领导力,我并不认为能有相同的成绩。
一定有很多人会说蔡英文运气好,确实这八年太多的外部推动力,无论像是能源转型这种全球趋势,还是供应链重组这种地缘政治,甚至反送中这种人为的纯纯(?的巧合,太多太多。但一次两次是运气,而持续八年,叫做眼光和视野,不然哪那么好每次都刚刚好接住?台商回流,绿色能源,天灾防堵,you name it。
工作中,有一些事情称之为“一号位”工程,意思是必须老板发话才能做起来。如果老板不说话,要么执行层畏首畏尾无限期搁置,要么就是主打一个糊弄。所以考验的是老板的眼光和魄力,判断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想尽办法也要搞定它。听起来,跟蔡英文做的事情,相似度极高。不同的是,老板一声令下员工绝大多数情况不得不从,但蔡英文总统要顾及的是庞大的执政团队,和两千三百万选民。幕僚不让说的,但该说还得说;选民不理解的,就解释到能理解;推进有阻碍的,总统照三餐关照(误。
当然其中不能忽视的,是跨世代的党公职和专业背景文官的支持。像是苏贞昌在同婚法案中所起的作用,和沈荣津这种有几十年经验的产业经济专家在产业转型上的支持。而当时间拉回2024的当下,民进党似乎又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如青壮世代选票的流失,这种断层,势必又会对政策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赖清德广泛延揽社会人才的招数是否有效,拭目以待。
全书最搞笑的段落,当属《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这个用来团结党内反对同婚声音的法案名称。
笑过哭过,至于这八年是不是地表最强,就交由历史和后人评说吧。